合作關系
根據導演和剪輯師身份、性格之間融合程度的不同,他們的關系也會有很大區別。導演 會初步探討每個場景背后的意圖,然后給出必要的特殊決定。隨后剪輯師開始著手合成工作, 也就是電影的最原始版本。這時明智的導演會離開剪輯室,以便再看時可以保持一種新鮮感: 過度強迫癥的導演會從早到晚一直坐在剪輯室,監視剪輯師的一舉一動。不過是否接受這種 監督取決于剪輯師。有些剪輯師在剪輯階段享受這種爭論的氣氛,不過大多數還是比較喜歡 獨自一人,用他們的筆記和設備,精神高度集中地來解決作品中的許多重要問題。
不過最后還是要進行集中討論;每一個鏡頭和每一處剪輯都要經過反復檢查、論證、掂 量和權衡。這種創造性的關系是非常緊張的,并且時常牽涉到每一位剪輯室工作人員以及制 片人。剪輯師時常需要細致而持久的力量來對抗導演那些非理性的偏見和偏愛,它們偶爾會 像陷阱一樣蒙蔽幾乎每一位導演的心。拉爾夫?羅斯布魯姆(Ralph Rosenblum )和羅伯特?卡倫(Robert Karen )的著作《當拍攝停止時,剪輯就開始了》(When the Shooting Stops ... the Cutting Begins, Da Capo Paperback Series, 1986 )就告訴我們剪輯師和導演間的關系可以變得多么瘋狂。
身兼剪輯師一職的導演
在低成本電影中,導演有時身兼剪輯師一職,他們常常被稱作“連字符(hyphenate)”。 身兼多職是極具風險的,特別是當分享控制權對某人成為一個問題時。這樣的個性通常會令他們的工作受到批評,他們也會覺得痛苦和困難,覺得被攻擊。甚至對一些頗有造詣的導 演來說,他們某些作品的散亂也是因為身兼數職。例如183分鐘的《與狼共舞Dances with Wolves, 1990),讓我們記住了凱文?科斯特納(Kevin Costner ) ——演員、導演和制片——這 片子最后發行了一個224分鐘的導演剪輯版。
因為每部影片都是為觀眾制作的,因此在創作時你們需要一個剪輯師作為觀眾代表,提 供穩定和超然的觀點。少了這種伙伴關系間的張力,導演們就很難站在離自己創作意圖和實 際素材足夠遠的地方思考問題。身兼二職的導演通常會成為愛或恨的犧牲品,他們可能很嫌 惡地刪掉完全有效的內容,卻著迷般地緊緊抓住一些“寶貝”素材,而這些被他們熱愛的時 刻或場景是電影慣例中必須刪掉的。優秀剪輯師的冷靜支持比任何人更能造就一部強硬、平 衡、有影響力的電影。